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带来啥样的创新物流模式?

发布日期:2016-06-23 来源: 货架产业网 查看次数: 86
核心提示:目前云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是以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工业链和物流链为依托,通过企业共同使用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程序处理、调度和指挥各类物流资源(铁路、公路车辆、港口海运、航空运输机、中央仓库等),将货物从供货商运送至客户的系统。云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云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云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是以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工业链和物流链为依托,通过企业共同使用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程序处理、调度和指挥各类物流资源(铁路、公路车辆、港口海运、航空运输机、中央仓库等),将货物从供货商运送至客户的系统。云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云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建设云物流系统,可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工业群体,改善企业的生态环境,提升工业群体的竞争力。

  云物流和大数据

  云物流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在云平台上,所有的物流公司、代理服务商、设备制造商、行业协会、管理机构、行业媒体、法律机构等都集中整合成资源池,各种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巨大、数据类别巨多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它可以实时为企业撷取、管理、处理、整理数据,生成企业所需的数据资料。大数据在近几年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是因为我们已经有较成熟的技术进行存储和有效的数据分析,其产生的洞察力可推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具有4大特点:一是数据体量巨大,相当于我们宇宙天体数的3倍;二是数据类型繁多,如视频、图片、文本信息、网络日志、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三是数据知识的聚合能够产生大量的价值,虽然价值密度相对较低,但商业价值很高;四是数据处理速度快,遵循"1秒定律”,企业可以实时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资料,这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那么,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带来了怎样创新物流模式呢?

  1、物流企业联盟模式,又称物流超市模式

  物流企业联盟是物流商实施的一种联盟战略,也称物流超市,可为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与物流专线企业提供直接对接的一个平台,能积聚众多各种各样的物流服务商,通过这些物流商的加盟,整合专线物流资源,让实际的物流供需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物流超市借助SAAS技术,建立云物流服务的平台,摒弃传统信息化软件下企业内独立运作模式,使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都可以按照预定的权限和流程在云物流服务平台上完成相关物流环节的工作,信息流无缝连接,既保持了相对独立,又可以分工协作,实现企业内的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和企业问的协作,衔接物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突破业务的时问和空问限制,使传统物流企业发生质的提升。从2009年**家物流超市开业到现在,我国共有270多家不同品牌的物流超市,为客户提供全国无盲点“一站式”的服务,而且价格公道,仅在专线市场价基础上加收2%的管理费。

  客户选择物流超市后,可降低其20%-30%的物流成本,还依然享受与以往相同的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加盟物流超市后摆脱物流中间商的束缚与盘剥,获利大大增加;同时物流公司把与客户沟通、数据整合分析、订单上传等非增值模块职能外包给物流超市,减少了物流企业的员工数量,大大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管理费用,相对于物流超市来说,这些非增值操作变成了物流超市盈利手段,实现物流超市、物流企业、客户三方共赢。

  2、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模式

  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主要是指云制造、云销售和云物流实施一体化。云制造是借鉴了云计算思想引发的一个概念,以云物流为平台对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进行集成共享与协同调度,支持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云制造和云物流一体化*典型的两种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云物流和众包。

  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云物流如武汉二汽集团汽车零部件的云物流,以武汉二汽集团为链主的云物流平台整合了全国29个省市的2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生产商,年采购二汽所需的汽车零部件的交易额达到120亿元,云物流平台上的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了40%左右,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众包模式主要是以大物流企业为主,锁定一个产业链巨头的供应链链主企业,沿供应链向上向下延仲,为他们提供的是多维度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服务类别主要有物流、报关、保税、供应链金融、流通加工等多项增值服务,如怡亚通、江苏新宁。

  3、虚拟无水港模式

  虚拟无水港模式主要内涵是:在A海港与B无水港中间建立一个虚拟的C港,A、B港以C港为平台,在政策、空间、电子口岸三方面一体化。虚拟的C港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卫星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讯技术(GPRS)和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在虚拟无水港C平台上,沿海港口A和无水港B的港口功能都向C延伸,虚拟无水港C除了没有现实的港口、船舶、码头、仓库、堆场外,其他的港口功能都具备,通过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GPS、GIS、GPRS和RFID,客户可以开展在线订舱、口岸服务、货物追踪活动,同时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保险、酒店、货代等增值服务。虚拟无水港C首先体现的是海港A与无水港B政策一体化和共享通用,可使双港的各物流要素相互协调统一,进行畅通、快速、高效的流动;其次,虚拟无水港C体现了沿海港口A和无水港B的空间融合,无水港与联动海港一般都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包括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这就形成两港空间联动网络;*后,虚拟无水港C实现了电了口岸一体化,无水港电了口岸功能在C平台与海港电了口岸实施无缝对接,对外部信息资源如税务、外汇、银行、企业、代理公司、铁路部门、船公司、货主及物流公司进行电了联网,建立无水港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与海港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实现双港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

  建立这一模式的目的是破解无水港难以持续发展的难题,解决无水港运行中主体单一、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信息水平低、物流服务能力薄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承载量跟不上集装箱增长速度以及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挖掘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发展潜力,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提高无水港物流效益和质量,实现以无水港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