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将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挥整体优势,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共享相关设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据统计,目前国内*终核实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754家。遍布全国的公路网、3000万货车司机、2015年高达11万亿元的社会物流总费用,这就是当前中国物流的广阔市场。
1互联网物流市场风起云涌
“互联网+物流”,互联互通正在成为当前物流行业的一个风向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物流撮合APP,各色物流信息平台层出不穷,开始搅动物流江湖。找车、找货等各类物流信息平台成了当前资本市场的新宠,相反的,曾经“高烧不退”的物流园区出现了降温的迹象。
2传统物流园区问题重重
特别是在过去的2015年,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恰逢寒冬,经历了前期“大跃进”式的发展,和钢铁、水泥等行业一样,物流园区也进入了过剩饱和的状态。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税收低、老旧脏乱、信息化程度低、安全隐患大成了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共性。这自然给了作为新势力崛起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攻击的口实。
3物流信息平台备受恩宠
相对于物流园区的低迷,物流信息平台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期。蓝犀牛曾获得联想旗下君联资本600万美元A轮融资;货车帮宣布已完成由腾讯领投的A轮数亿元融资。互联网时代,物流信息平台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弄潮儿。
于是,以提升流通效率、打击黄牛,降低物流成本为“外衣”的各类物流信息平台开始了对传统物流园区的“围剿”,甚至有的平台喊出了消灭物流园区的口号。这里姑且不论*终是否会实现目标,不可否认的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崛起对物流园区的冲击着实不小。
诚然,靠互联网起家的物流信息平台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对于物流园区而言,面对“打上山门”的“愣头青”,纵容和默许显然不是*好的办法,因此对于当前的物流园区而言,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变革的路径有哪些呢?基本有以下几种:
一.物流园区的互联网化
传统物流园区与其被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围剿,倒不如自己主动下水,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工具来应对挑战。这需要物流园区将自身原有的物流模式线上化。物流园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应该成为城市货运枢纽,起到城市物流集散地和城际运输中心的重要社会作用,这是任何一个物流信息平台都不可替代的,也正因为如此,哪种商业模式,都无法消灭园区。
换而言之,物流园区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物流园区主动拥抱互联网,业务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办公智能化,又何惧来势汹汹的物流信息平台呢?
二.共赢才能赢得未来
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园区作为线上和线下的两种不同模式,天生具有互补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合肥裕隆物流园、银川众一物流园就是在货车帮的协助下,完成了全国货源信息在园区的共享,建立了“卡车司机俱乐部”,为长途货运司机提供住宿、自助洗衣、休息、娱乐等延伸服务;同时,双方也在规划建设“卡车司机后服务基地”,将为长途货运提供修车、消耗品更换等后勤保障服务,开始物流园互联网化的有益尝试,这或许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终走势。
物流行业的广阔市场,不是几家物流园区或者信息平台就能撬动,以往孤岛式运营已经无法分食和消化掉这块大蛋糕。未来对于物流信息平台还是物流园区,共享经济才是新的发展机遇期。这需要商业模式的融合,更需要战略思路的协同,园区、司机、互联网平台之间合作模式的探索。这样才可能在红海中开辟一片新的蓝海。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