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是保障中药材流通安全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中药材物流基本处于“小、散、差”的原始状态,与我国工业消费品物流现状比较,要落后20年,与粮食、棉花、烟草、水果、蔬菜等其它农产品物流现状比较,也要落后10年。中药材流通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分散加工问题,马路曝晒、硫磺熏蒸;包装无规范、无包装、滥包装、无标识;分散仓储、民房储存、掺杂使假,不能实现全程追溯等等。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温再兴做报告
2014年底,商务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推动各地建立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指出,要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物流服务的标准化、一体化、网络化,物流经营主体主体的企业化、专业化、规模化以及物流技术的信息化、物流作业机械化、养护的科学化。
发展中药材现代物流,必须实现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集约化、中药材包装的规范化、中药材仓储的集中统一管理还有实现中药材物流管理与追溯管理的无缝对接。今年7月,中仓协与中药协联合组建“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对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与方案评审并组织“中药材物流达标评价”。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与中仓协、中药协即将发布《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
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是对中药材传统物流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破解多年来一直困绕着中药材流通领域诸多难题的利器,是彻底扭转中药材流通落后面貌、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吴迺峰:现代中药产业瓶颈在于中药材资源
天士力控股集团总裁吴廼峰做报告
天士力从1996开始探索中药国际化,已近二十年,这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中药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创新过程。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可以按处方药、保健品进入;在发达国家市场,可以以新药申报、传统药申报为主。天士力按“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的战略,展开培育世界大药的过程。除复方丹参滴丸以外,又有3个现代中药产品,正在进行国际临床试验,为中国制药走向世界而努力。
目前,从传统中药变为现代中药的科研路径、技术标准和工业化制造水平,都已经具备了与先进制药技术相融合的条件。现代中药产业的瓶颈主要在于中药材资源。产业升级,是中药材的紧迫课题:外有倒逼的压力,内有提升的潜力。数字本草,作为道地药材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全面打通现代中药产业链,有助于破解中药产业的瓶颈。安国数字中药都集成商业模式的各功能要素,打造“三网合一”的中药材公共交易平台:实现中药材质量过程溯源、第三方检验、电子交易 “三网合一”,打通中药产业链*后“一公里”。
方清:中医药成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方清处长代田兴军局长做报告
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很多政策支持,中医药已成为许多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药强省链接着国家的产业未来,四川省利用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发展中药产业经济,带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
首先,重点推进川产道地中药材大健康大品种培育,加强互联网+中医药建设和第三方平台建设等项目。例如通过种子种苗基地繁育、道地认证、道地药材标准检测等系统的建设,构建了中药材全产业链服务平台(7S)系统,借助互联网全方位为中药产业服务。通过RFID物联标签、身份认证和关键信息的绑定,贯穿“中药种植、饮片加工、流通使用”三个环节,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校验信息、时间和数量的不可逆,实现中药材质量追溯。
其次,四川省实施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制定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促进中医药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事业导向和利益驱动并重的新机制。
首次设立青年中医药科技专项项目,培养和鼓励中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为后续中医药科研水平提升储备力量。首次设置药膳(食疗)研究专项,研究形成药膳(食疗)标准方案和应用成果,加以转化推广,以促进在川***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和省市级科研教学机构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